房地产并购重组需谨慎处理三大关键点******
王丽新
新年伊始,房企处置资产、启动并购重组计划不断出炉。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11月底“第三支箭”落地以来,涉房企业披露的收并购案总交易对价超过576亿元。
支持房企股权融资的“第三支箭”发出,正进一步有效化解房企风险,加快推动行业风险出清,对“稳预期、稳信心、稳投资”起到重要作用。但从实操层面来看,其中涉及并购重组的交易资金规模大、并购程序繁琐,方案是否成功也存在不确定性。在笔者看来,这期间,上市房企需谨慎处理三大关键点。
并购前期,需理性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并购标的。在当下的市场格局中,稳健型房企有发展优势、有扩表需求,可供其“挑选”的资产标的池子也很大。但不同企业业务布局、细分市场话语权、主力产品业态以及战略发展方向均各有特色,背后的大股东资源也不尽相同。并购重组是企业发展历程中的大事,需顺应市场需求,仔细甄别被并购标的资产质量、经营状况、企业文化与管理等方方面面是否与自身匹配,不能盲目选择标的,要“补短板优长处”,采用合理的估值方法进行评估,实现“1+1>2”效应。
并购中期,需做好尽调以及匹配最优的并购方式。不同于其他行业,房地产行业并购重组涉及的资产标的多数都是正在开发或销售的项目,周期较长,少则一两年多则十年八年才能清盘交付,这其中参与方较多,夹杂“明股实债”等现象,背后的债权关系复杂,需充分尽调,确保风险指数处在可控范围内且有收益空间,谨慎对待再出手。
此外,涉及并购重组的双方都应跟随政策节点,谨慎考量支付以及融资方式,无论是向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资,还是现金支付等,都需最大可能地寻找长期且成本较低的资金。毕竟,合理的并购方式能确保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及时避免和合理应对风险,进而保证现金流安全。
并购后期,需注重业务协同及资源整合,达到提升效益的目的。当闯过前面的重重难关,并购项目进入落地阶段时,往往是实现有质量的并购重组最重要的一环。若企业实施并购重组后能在业务、经营、财务以及人力等方面达到很好地融合,其成果将快速在财务报表及业务模式方面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并购标的则会成为收购方业绩表现的“拖油瓶”。
更重要的是,要想实施好房地产行业并购重组,需强化对上市房企、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再融资的监管力度。一方面,收购方收进来的须是优质资产,才能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另一方面,上市房企、涉房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需市场主体有真正融资和业务需求才能启动,更要保证并购重组的配套融资真正用在方案提及的项目以及“保交付”的项目中,否则会与发出“第三支箭”的初衷背道而驰。
总体而言,在行业风险持续出清过程中,并购重组活动有望逐渐增加。企业整合资源后,经营状况有望改善,同时将淘汰落后企业,改善产业结构,优化行业资产负债表,推动房地产行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日本华侨华人关注中共二十大 称底气更足、信心更强******
中新网10月18日电 据日本《东方新报》报道,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引起海内外侨界广泛热议。全日本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组织在日华侨华人观看中共二十大开幕式,学习二十大报告,侨领们纷纷发表感言。
日本吉林总商会会长庄旭表示,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在海外深刻感受到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我们海外华侨华人要贡献才智和力量,为祖(籍)国的高质量经济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好桥梁作用。
日本泉州商会会长王秀德说,回顾家乡福建这十年来,不仅成功脱贫攻坚,经济实现三个大跨越,而且在绿水青山的生态工程改造中成绩斐然。我们海外侨胞始终坚持与祖(籍)国、与时代同频共振,为国家繁荣富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锐意进取、努力奋斗。
日本徽商协会名誉会长张书明表示,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坚决维护中国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这让我们华侨华人感受到有祖(籍)国做我们强大的后盾,心里更踏实,底气更足!我们华侨华人要始终致力于凝聚侨心、侨力、侨智,促进中日交流,做增进中日友谊的使者,共创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一般社团法人日本国际教育机构评议会理事长、暨南大学日本学院日方代表陈秀姐表示,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作为一名海外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推进华文教育的发展对华侨华人群体的重要性。今后将更加积极地投身到海外华文教育事业中,大力协助国内高校走向海外,让更多的华裔子弟能够有机会接受华文教育,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黄檗文化促促进会理事长陈熹表示,将继续以侨为桥,积极开展中日黄檗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中日民间友好交往。不断践行中华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